支架大洋舟帆船 — 木藝工作坊

支架大洋舟帆船 — 木藝工作坊 :::

活動時間

2024.06.15 14:00 - 2024.06.15 17:00

費用

300元

地點

臺東美術館 大文創教室

主辦單位

臺東縣政府

課程簡介

大約4000多年前,一群臺灣住民,開始了海洋探險,從臺東出航,以無動力帆船,向東方太平洋出發。在各島駐留,再接續探險之路,開啟南島語族版圖,遷徙最後一站抵達了夏威夷群島。 南島語族的許多國家稱臺灣為「母島」,然而我們對大海不僅陌生甚至恐懼,遺忘了我們是大海的子民,卻疏離了航向大海探險的智慧與勇氣。 夏威夷曾經也面臨類似的問題,他們意識到傳統海洋文化有失傳之虞,於是重新轉身面向大海學習。經過多年研究與探訪傳統航海文化,在1975年製作了一艘傳統木製邊架帆船,取名「Hōkūleʻa」,隔年首航,僅靠風力、洋流與星空知識航行至祖先的島嶼—大溪地(Tahiti)。深受祖先文化鼓舞。更積極溯源祖先的智慧及傳統文化,不僅延續了傳統文化,更透過文化的溯源,建立了生命的自信。接著,Hōkūleʻa航行到南島語族各島嶼,傳達南島民族的文化與驕傲。這幾年夏威夷「Hōkūleʻa」船隊,籌備更遠大計劃,拜訪太平洋的各個島嶼,將會在2027年抵達臺灣東海岸。 重新學習邊架帆船造船技術與傳統航海技能,以人與自然的合作方式,讓遼闊的海洋帶著我們學習人在自然中累積的智慧,重新認識被遺忘的祖先文化。勇敢的海洋精神奔留在我們的血液裡,祖先們驕傲的航海技術與意志力,是身為海洋國家的子民們生命的起點,探索、 重返海洋讓我們更貼近自我的生命根源,從最原始的南島文化,開啟生命 的溯源與感動,找回文化自信與認同。 目前向陽薪傳木工坊已順利完成一艘邊架舟帆船,並且已順利下水實際航行。結構品質完全符合要求。目前正製作第二艘邊架舟,具備製作的專業能力。希望能帶動臺東新興產業,增加在地就業機會。 您是否對古代航海技術和太平洋島嶼文化充滿好奇?是否想親手製作一艘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船隻模型?現在就來參加我們的支架大洋舟帆船模型製作課程,深入了解這一獨特船隻的設計和工藝吧!

報名網址

講者簡介

莊文毅 / 向陽薪傳木工坊 在排灣族的傳說中,下雨,是洗淨大地;漂流木,則是洗淨大地之後,大地之神掉落的頭髮。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,利用廢校的多良國小成立的向陽薪傳木工坊,提供當地就業機會,部落民眾學習木工、認識木材,甚至開始發想創作,將大量堆積在岸邊的漂流木再利用,發展出漂流木工藝,現今則使用疏伐木,製作大型木工家具、客製紀念品、小朋友的童玩等,成為部落的夢想基地。

向陽薪傳木工坊

長濱船團

自造南島式帆船,頻繁出海練習,像個航海民族。 長濱船團的第一艘船由夏威夷耆老Kimokeo Kapahulehua為她命名為Hele Me Ka makani,有馭風而行之意。中文名為「瑪卡妮」。

長濱船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