璞石創想-劉春琳創作展,開幕式4月29日上午10時於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舉行,展期自4月22日起至5月14日止。 創作始于教育,始于獨特及在地藝術家的執著與努力,當開始進行創作的時候,會感到非常放鬆和自由,因為在這個過程中,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,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樂趣。當然,這個過程也有它的挑戰和困難,但是最終的成果總是值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;璞石畫以石材、砂材為創作材料,路邊的小石頭,河床裡一顆顆可愛的滾石,或許你我都不會多看一眼,但質樸的素材經過切割、琢磨、敲擊、鑲嵌,並藉著線材、面材、塊材及各種卵石的搭配,創作出獨特風格的作品,所以每幅璞石畫都是獨一無二的。 花蓮是石頭的故鄉,河床邊大大小小的石頭,點綴在作品中,讓畫作更生動、立體,增加了石頭的溫度。「璞石畫」據邱創用老師表示,由於素材來自天然,質感多元、色彩拙樸,作品風格充滿台灣東部風土人情,又源自玉里鎮,故以其舊地名(璞石閣)命之。展者表示:「璞石畫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藝術形式,因為每塊璞石都有自己獨特的形狀和紋理。」從石板的笨重、木板的裝框、木板的單層、雙層板貼邊到立體壓模的呈現,無一不是璞石創作的累進,十幾年來累積的作品中,可看出璞石創作不間斷的研發與創新,且璞石藝術創作作品得以多次在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展覽。 此次展出的創作作品,為創作者心中所思所想,平時有很多想法要表達,卻總是理不出頭緒,於是畫成了心中的寄託,嵌貼成自己的生活記憶與懷念,因此賦予每一幅畫作以文字來表達,試圖讓作品與欣賞的觀眾拉近距離,個中滋味毋需分說。這次展覽中希望能夠讓來賓感受到展者的熱情和創意,並且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收獲。